預計未來 20 年(2040 年前后)地球表面溫度將增加 1.5°C 或 1.6°C(IPCC)。氣候變暖會直接導致暖季延長、冷季縮短,當全球溫度升高 2℃ 時,極端高溫將達到農業生產和人體健康的臨界耐受閾值。
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首要原因!人類長期以來各種活動軌跡,無不與碳排放相伴相生。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是煤、石油、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燃燒,而我國傳統能源結構一直以化石能源為主,占比高達 80%,其中煤炭占比 57%。我國 80% 以上的碳排放來自工業、發電行業(占比 50%)。
可再生能源+儲能 助力碳中和
只有實現綠色發電,將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轉型到以太陽能、風能、水電、核能、氫能等清潔能源為主,才能顯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。
一直以來,風能、太陽能等新能源被寄予了厚望,但這些能源均屬于隨機電源,受各種因素影響,如氣候、云霧、海拔等,具有不可預測的間歇性和波動性,會直接沖擊電網頻率穩定,帶來電網的嚴重不平衡和安全事故等問題。
我國是太陽能、風能設施建設最多的國家,但實際利用率不足 30%,棄風、棄光率高達 70%,投資回收嚴重不成比例。
直流組網儲能平臺
為促進綠色清潔能源充分利用,智一新能源通過科學研發,構建了一種同時支持分布式和集中式管理的源-網-荷-儲一體化智能電網解決方案,并打造了國內領先的基于“直流聯儲”的“源-網一體化”直流組網平臺。
其中,作為關鍵的儲能系統,是一種基于“自由模組”為單元的多通道電池并行管理儲能系統,該架構解決了源-網-荷-儲全網管理的幾大痛點,包括電池安全、電源平衡、定功并網、隨機響應等,可充分利用風能、光能,有效解決棄風、棄光難題,兼容小火電效率、小水電并網等多元整合問題。可即時響應電網指令,支持電網調峰、調頻及潮流控制。
智一新能源直流組網系統是一種兼顧發、儲、輸一體化,和發、儲、配一體化的新型直流電力系統,具有源荷互動、全面感知、信息傳輸、數字智能等特征,電池系統具有自恢復、自控制、自優化等自主功能。可實現安全、可靠、高效、綠色、智慧用電,保障電力供需安全穩定,提高經濟性。
8000+循環壽命
公司自主研發的“動態均衡”和“自修復技術”使電池在成組儲能系統后的循環壽命超過單體電芯循環壽命,打破行業認知,最高循環壽命超過 8000 次,可使用 20 年。
發電效率提升12%
輕儲重調、先源后儲、多源輸入、穩定并網。其中,光伏發電效率提升 12%,降本增效。
可控性強
陣列化逆變技術,實現多源平衡,互為調度,解決現在交流組網多臺 PCS 之間的諧振以及上傳下達指令同步性、保護功能同步性的問題,降低控制難度并提高可控性。
調頻調峰穩輸出
多通道技術可以承受高頻次的反復充放和大載荷的沖擊,“源儲一體化”設計所構建的有源儲能站,支持動態調頻、調峰,保證穩定可預測發電輸出,滿足新能源發電平穩,安全接入電網,提升發電上網量。同時,“區塊化分級組網”可兼顧增加本地消納量,是目前解決棄風棄光難題的有效方案。
目前我國電力系統正在經歷從“源-網-荷”到“源-網-儲-荷”的變化,進一步走向源、儲、網;儲、源、荷智能化架構。
儲能是建設新型電力系統、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裝備基礎和關鍵技術,是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。今年 3 月 21 日,國家發改委、國家能源局印發《“十四五”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》,明確“十四五”時期將持續優化建設布局,促進新型儲能與電力系統各環節(發電側、電網側和用戶側)融合發展,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。
全場景解決方案
智一新能源緊緊圍繞《“十四五”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》,在發電側、電網側和用戶側提供全場景儲能解決方案。
在發電側,以直流組網儲能智能調控,促進風、火、光、水綠色能源消納,通過儲能提升并網穩定性;在電網側,圍繞重要電力用戶提升系統應急保障能力,解決隨機波動、調峰調頻、多能源消納、智能調度等問題;在用戶側,靈活多樣地配置新型儲能支撐分布式發電系統建設,為家庭戶、充換電站、工商業區、微網等提供定制化用能服務、提升用電質量的同時兼顧經濟性。
通過直流組網儲能系統,智一新能源還可為 5G 基站、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、新能源汽車充電樁、數據中心等“新基建”板塊提供安全可靠的電能保障,打通能源大數據,發揮產業協同優勢,助推經濟轉型升級。
儲能作為支撐綠色能源穩定應用的關鍵力量,具有突出的戰略意義。在我國加快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背景下,可以預見,國內的儲能發展會進一步提速。
智一新能源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,推動關鍵技術突破,提高直流組網儲能系統在發電側、電網側、用戶側的靈活應用。以創新驅動能源變革,通過集中式“發、儲、網”結合分布式“發、儲、配”實現源-網-荷-儲一體化發展,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;以科技創造智慧生活,通過數字化、智能化多場景應用,推動能源綠色互聯、安全共享,助力祖國早日實現雙碳目標。
在智一新能源和各行業的共同“碳”索下,我們相信未來的“城市之光”終會變的更柔、更可控!
COPYRIGHT ? 2022 智一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: 蘇ICP備2021005722號 蘇公網安備 32041102000990號
技術支持:互邦網絡